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蛇类开始进入活跃期户外出行被蛇咬伤的风险增加若应对不当轻则受伤,重则危及生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毒蛇咬伤,先学会识别
※蛇毒的分类
01神经毒素:金环蛇、银环蛇
症状包括肌肉麻痹、视物模糊、声音嘶哑、共济失调、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发生惊厥和呼吸麻痹。
02血液毒素:竹叶青、尖吻蝮蛇
症状包括局部伤口红肿、出血、疼痛,组织坏死,淋巴结炎,并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发热,严重时可导致尿血、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肾衰竭。
03混合毒素:眼镜王蛇、蝮蛇
这类毒素主要由腹蛇、眼镜蛇等咬伤引起,结合上述两种毒素的特点。
※蛇咬伤初步判断
01看牙痕:毒蛇咬痕通常有1~2对明显的“大牙印”,无毒蛇则是细密的小牙痕。
02看症状:被咬后若迅速肿胀、头晕呕吐、呼吸困难,大概率是中毒。
03警惕“干咬”:约20%的毒蛇咬伤可能不释放毒素,但必须观察24小时!
二、急救黄金法则:五部曲
01.冷静别慌:心跳加速会加快毒素扩散。
02赶紧远离:避免蛇二次攻击,但切忌奔跑。
03绑扎伤肢:用树枝或布料带等,保持伤口低于心脏。
04摘掉首饰:防止患处肿胀勒伤肢体。
05拨打120:直奔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
三、抗蛇毒血清,唯一的“解药”
01为什么必须用血清?
血清能中和毒素,是救命的核心!
02血清储备类型
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
03用药原则:快、准、足
黄金1小时:咬伤后1~2小时用药效果最佳,拖久了可能器官损伤不可逆。
儿童剂量不减少:孩子血少,毒素浓度更高,用量和成人一样!
症状加重就加药:若6小时后没好转,需追加血清。
04过敏风险需警惕
用药前必须皮试,但若情况危急,医生会在监护下用药,同时备好急救药品与物品。
四、防护小常识
01户外活动:穿长衣长裤、雨靴、戴橡胶手套等,别徒手翻石头!
02蛇类活跃期(4~10月):夜间少去草丛,用手电照明。
03遇到蛇:慢慢后退2米,别挑衅!
04家里防蛇:清理杂草,堵住墙缝和排水沟
急救地点:桃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桃江县桃花江镇桃花江大道958号)
急救电话:0737-8666120
急救时间:24小时值班